2024.01.22
行业背景
文博场所主要包括各类博物馆(艺术博物馆、历史博物馆、科学博物馆等)、古建筑群、文博中心等,这些场所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物、藏品或古建筑,因此,文博领域的安全防范不仅体现在文物/展览品的防盗,还体现在整个馆内/建筑内的人员安全、智能化监测等。
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》中明确指出,提高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和管理维护水平,建设并改造提升文物保护单位、文物收藏单位安全防护措施,在安全风险、预警防控、应急管理、火灾风险防控等环节加快科技应用,实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代化安全防护措施全覆盖。
防盗、防毁是文博安防至关重要的环节。在文博场所开放期间,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,避免因参观人多造成文物/展览品损毁;在闭馆期间,做好周界防范以及室内防范工作,防止文物被盗。
文博场所开放期间人流量大,遇到一些突发性事件时,可以通过紧急报警设备进行及时呼叫,快速处理突发事件。
文博场所的一些特殊区域(如需要修缮的藏馆、重要办公室、设备室、档案室等)必须禁止入内的地方,需要设置红外入侵报警装置,避免无关人员进入。
考虑到文博场所的智能化运行,需要将网络化、智能化和物联网技术相结合,通过智能化平台对前端设备进行统一管理,实现远程监测、双向通讯等目标。
1、周界入侵报警
在文博场所的周界布设飞天光电脉冲电子围栏系统,当有人员入侵时,会触发脉冲电子围栏报警,给非法入侵者以电子打击(对人体无直接伤害),警示入侵者,同时,将报警信号上传至全网络智能报警终端和综合管理平台,通过平台联动相应防区的视频监控和电子地图,并采取相关措施。
2、室内红外报警/玻璃破碎报警
在馆内设定的防区内安装飞天光电三鉴红外微波探测器,根据开馆和闭馆的时间设置布撤防,在闭馆期间开启布防状态,当有人靠近或经过重点位置,探测器探测到人体信号会发出报警信息,上传至报警终端以及管理平台。
在玻璃展柜安装飞天光电玻璃破碎探测器,当展柜遭到破坏时会触发玻璃破碎探测器报警,通过网络通讯模块将报警信号上传至终端和平台处,便于安保部对破坏行为进行及时处理。
3、紧急求助报警
为有效应对各类紧急状况,在文博场所各处(文物陈列区、走廊处、卫生间等)安装飞天光电一键报警按钮,发生紧急情况时,可随手按下按钮,紧急报警信息上传至报警终端以及管理平台,便于值班人员及时处理。
4、特殊区域入侵报警
针对特殊区域,安装飞天光电区域雷达,当有人闯入划分好的防区时,会触发探测器报警,报警信号上传至报警终端以及管理平台,及时安排巡逻人员进行劝退。
1、预防盗窃
可以有效监测和报警非法入侵行为,及时发现并制止盗窃行为,保护文物的安全。
2、提高安全性
可以大大提高博物馆的安全性,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,保障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。
3、实时监测
实时监测博物馆内的异常情况,如有人闯入、火灾等,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,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。
4、提高文博场所智慧化水平
这些系统的应用可以提升博物馆的智慧化管理水平,减少人力带来的失误和成本,适应时代发展。
最新动态